新闻详情页.jpg
当前位置: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甘肃省
2025/03/24

一、工程概况:

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站、完善应用系统开发等3个方面。  

项目名称: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甘肃省监理项目  

项目地点:甘肃省内甲方指定地点(巴家咀水库(庆阳市西峰区)、武川水库(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槐树关水库(临夏州临夏县)、杂木河渠首水源地(武威市凉州区)、金川峡水库(金昌市永昌县)及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兰州、定西、临夏、甘南、庆阳、平凉、天水、陇南)

1、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

甘肃省二期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具体建设任务包括:对地表取水年许可取水量在100-300m3之间和地下取水年许可取水量在20-50m3以上的颁证取用水户进行在线监测建设,以及对76个重点灌区(即灌溉面积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渠首取水量进行监测。二期项目拟建设339个取用水监测点,建成后将实现254户取用水户(不含黑河改造)的水量在线监测。

1)新建监测站

二期项目新建292个监测站,可监控307个监测点的取用水情况,其中管道型监测点188个,渠道型监测点119个。

2)接口改造

二期项目除新建监测站外,对于已有计量设备的监测点采用接口改造的方式接入本系统中,本次拟对14个监测点进行接口改造。

3)数据同步

二期项目拟将酒泉市城市水资源监控系统和陇南市城市水资源监控系统通过数据同步的方式接入本系统中,共18个监测点。

4)黑河改造

黑河中游远程监控系统当前受制于站点不能运行,数据已经基本上接不进来,现对其进行整体改造。

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站建设

按照“重点突出、规划优先、避免重复、信息共享”的原则,对供水人口20万以上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巴家咀水库水源地、武川水库水源地、槐树关水库水源地、武威市杂木河渠首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金川峡水库水源地新建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负责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与水资源监测中心及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集成工作。

1)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

1)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土建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包括水域保护设施、供电与供排水工程,配置后备电源等。

2)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自动监测设备建设,包括采水单元、水处理单元、监测分析单元、控制单元、通讯传输单元的采购、安装和调试等内容。

2)集成工作

1)与水环境监测中心集成

主要包括与数据接收软件、数据库及共享交换平台的集成。

通过统一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写入数据汇集库,使用ETL工具从本地的数据汇聚库抽取省级平台需要的所有数据到本地水资源综合业务库,同时进行交换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交换支撑软件写入平台交换库。

2)与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集成

新建水源地水质站数据作为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支撑,服务于区域的业务管理工作,方便水资源监控与管理、水资源调配业务的开展。

3、完善应用系统开发

在一期项目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增强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完善基本定型的39个水资源管理业务模块,深化开发4个未定型的业务模块,新增8项管理业务,深化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应用;补充水资源大数据分析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水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框架,整合水资源监控多源数据,研发水资源监控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水资源监控大数据综合服务;补充建设针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开发国家水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实现水资源业务的移动式办理。

在现有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取用水监控体系、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要求,对已建的基础库、监测库、业务库、空间库和多媒体库的结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并新建模型配置管理库、污染源数据库、业务扩展数据库。

遵循“总集成”对甘肃省国控二期水资源项目集成的要求和集成思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支撑平台、应用、门户进行集成,加强安全运行一体化监控。